孔子的温度“不烫手,也不冰冷,略高于体温,千古恒常”。

2008-04-04
再有几个月,我就进入不惑之年了。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踰矩”。而近不惑之年的我,常常不能自解其惑,也不知这些话语出自何处,所言何物。终于有一天,于丹告诉我这是二千多年前孔子所言,是她给了我走进圣贤的机会,面对这位拥有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的圣人,我无以言说,圣人却对我娓娓倒来,使我犹如醍醐灌顶,我的心灵获得从未有过的快乐。

于丹《论语》心得后记中说,孔子的温度“不烫手,也不冰冷,略高于体温,千古恒常”。而我想说的是于丹的温度高于圣贤,而只有在她略高的温度下,经过理解和渗透,解读出的心语也就接近了贤人的温度,也就达到了人正常状态下的温度。如果她的温度偏低,她解读出的心语可能会使人们感到略有寒意吧。
孔子是没有色彩的,或者说是灰色的,为大多数人所接受,而于丹是有色彩的,她的色彩竟然也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,所以,人们便于接受不一定是灰色,或者可以是其他颜色。于丹的颜色是恰到好处的,大多数人可以做到过目不忘。
她的温度来自于她内心的火热和她所引用的诗句和她所表达的句式。引用的诗句大都朗朗上口,句式多数是短句,这样的情形下,她的温度自然就高了。试想一下,一个温度偏低的人解读的《论语》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?我是不敢想象的。
我已“觉”在某一刻,怦然心动,醍醐灌顶;也愿意悟在漫漫岁月,用一生的历炼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。
“半部论语修我身”。我在这一温泉池中找到的病灶,第一步已经完成,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了,我相信,当我走出这眼温泉池的时候,我是健康。
道不远人,人不远道,我愿在其道上行走。

分享到:
相关阅读
    无相关信息
© 2017 上海好生活 https://www.zhaozhishi.net/ 上海好生活 上海生活网站是上海分类信息平台之一,便民信息和免费信息发布